還沒等唐瑤瑤開口,張翠蘭就接著說:“你這閨女就是傻,身體不舒服也不知道少干點活。你那些嬸子們為了少干活可著勁的夸你,你就傻了一般可著勁的干,她們倒是省力了,看把你累著了吧。”
說完給了唐瑤瑤一個怒其不爭的眼神。
唐瑤瑤傻眼了,“娘,你說***活干多了?”
“那可不,那些老娘們也就是欺負你們小姑娘臉皮子嫩,忽悠你們多干活,分的任務地就那么一塊,你干得多了她們不就干的少了。”
“一夸你們,你們就找不到北了。”
唐瑤瑤有點羞愧,確實是這樣的,大嬸子一夸她,她就想表現的更好,不知不覺中可不是就干了很多活。
唐瑤瑤虛心地請教說:“娘,你說我該怎么辦?”
張翠蘭便起身收拾屋子,一邊漫不經心的說:“該咋辦咋辦,你看她們干嘛你就干嘛,她們停你就停,她們***就干。”
“就這樣?”
“你還想要咋樣?”說完張母就端著簸箕出去了。
唐瑤瑤感覺張母說了,可又像沒說,算了不想了,到時候看著辦吧。
張母準備做晚飯了,唐瑤瑤也起身跟出去做飯。
走出屋子,外邊是一個中廳。
他們家房子的格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,北屋是左右兩個房間中間一個廳,東西方向都有屋子,墻都是用土坯砌起來的。
家里做飯的大鍋,就砌在現在睡覺的房間外,砌在北屋和東屋之間。
唐瑤瑤坐在小板凳上往灶里邊添柴,這些樹枝都是從山上撿的,村里人下工了要是天還早就會去樹林里撿柴火,或者是砍一些枯樹枝回來。
等玉米晾干,撥了玉米粒,每家就可以分點玉米棒子回來燒,玉米桿曬干了也會用來當柴燒。
家里的吃食都是放在東屋里,在里邊做好了就拿上出來下鍋。
東屋里也砌著一個炕,炕的對面放著案板,米缸面缸,醬油醋什么的,都是平常要吃的糧食放了一些在這個屋。米缸里只有一個低的小米,大米想都不要想了。
面缸里也只有玉米面,白面張母是鎖在屋子里的桌柜里,像雞蛋什么的比較珍貴的吃食也放里邊,輕易不會拿出來吃。
也就是唐瑤瑤生病的時候,每天可以吃到一個蒸雞蛋,就這都眼氣的兵兵成了紅眼睛了。
冬天要是住人的話就把灶和東屋墻之間的鐵板拉開,熱氣就會進入東屋的炕里。
不住人的時候就會用鐵板擋上。
西屋分成了兩個房間,一個房間放雜物,一個房間放糧食。
院子里有個木質梯子,糧食都是背上去或者拉上去在房頂晾曬的。
上下三大間房子也不是一起蓋起來的,先是蓋了北方先住著,又過了好幾年才蓋的東房,然后有過幾年蓋的西房。
一下子把四合院蓋好那是不可能的,沒有那么多錢啊,當時起了這個院子就用了五百多呢。
晚上還是玉米糊糊,里邊放了一把綠綠的小白菜,這是間苗拔下來沒用的,大家就拿回家當個菜吃了。
蒸的玉米面菜餅子,還是配的咸菜疙瘩。
要是還另外炒菜的話,那就要把糊糊盛出來,洗好鍋了再炒,非常麻煩。
可惜現在想要多買個鍋,都不知道去哪里買,即使有錢也買不到,所以只能這樣將就著。
他們家吃飯還算好的,有當兵的大哥每個月郵寄回來的10塊錢撐著,還可以填飽肚子,其他人家晚上的飯都省了,燒點白開水喝喝也就完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