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,天鳳元年,五月。
前朝朝臣因后宮無主、后宮空虛,以及皇室血脈為由,讓新帝充盈后宮。
新帝也隨了朝臣的意。
只是在立后這件事上與朝臣還是產生了分歧,其中聲音最大的就是中書省姜家。
最后褚凜以一句,別的事情皆可商量發妻他親自挑為由結束了今日的朝政。
褚凜的這一舉動,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
畢竟后宮除了那兩個從燕王府晉升的德妃與賢妃外,并沒有別的女人,若是新帝不立后,后宮并不會得到相應的制衡。
后宮局勢不穩,前朝必將也會受影響。
褚凜一日不立后,前朝就會有不少人蠢蠢欲動。
一時之間,眾人都在紛紛猜測新帝的心思。
當然,姜家之所以能意見這么大,完全是褚凜能在短時內穩住朝中局面,這其中就有三省六部的大力輔佐,其中為首的便是三省之首的中書省姜家。
姜家在褚凜稱帝前是褚凜最有權勢的擁護者,亦是太子爺的死對頭。
在褚凜登基之后,姜家就盯上后宮的后位。
所以在褚凜說出那番話后,讓姜家有一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。
在退朝的一個時辰后,宮里的圣旨就入了姜家。
姜家嫡女冊封為四妃之首,貴妃。
雖與姜家想的有些差距,但貴妃之位在現在的局面姜家也算滿意。
新帝安撫了姜家,也連帶著安撫了以往跟隨的幾個氏族。
淑妃之位落到了僅次于姜家的夏家。
四妃有落定后,新帝又說待新晉的貴妃與淑妃適應宮中的生活后,再相商充盈后宮的事情。
褚凜這一舉動,暫時穩住了朝臣的心。
尤其是姜家。
后面的事情誰知道?
只要后位空著,誰都有機會。
五月十七這一日,貴妃與淑妃同時進入皇宮。
因是新帝登基以來的第一件喜事,禮部操辦的格外隆重。
連帶著東宮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,自從太子爺薨逝后,人走茶涼,東宮一日比一日蕭條,就連奴仆都比往日少了一大半。
永寧殿中。
嵐蕓看著桌面上擺著的半舊不新的綢緞,以及一件衣裳,臉上的怒意清晰可見。
“郡王妃,賢妃娘娘說今日有些忙,差些忘了給您送湯藥的事情。”宮娥是臨華宮中的人,語氣透著些許的傲氣,她把湯藥放置小案幾上后,又道:“賢妃娘娘還說,您作為榮郡王妃,明日可別忘了去拜見貴妃娘娘以及淑妃娘娘。”
李月音的視線在那碗湯藥上掃了一眼,就上前端起湯藥一飲而盡。
宮娥看著李月音把碗放下后,朝著李月音福了福身:“這身月華裙是賢妃娘娘送給榮郡王妃的,賢妃娘娘希望明日榮郡王妃穿著這身去拜見貴妃娘娘與淑妃娘娘。”
李月音扯笑,語氣溫和:“多謝賢妃娘娘的關心了。”
宮娥料定李月音也不敢忤逆賢妃的意思,她福了福身,說:“那奴婢就告退了。”
“慢走。”
嵐蕓在看到那宮娥遠去的背影后,走至李月音的身邊,擔憂又氣急道:“主子,這藥喝多了對您可沒有什么好處,且還是每日一副,賢妃就是沒有安好心。”
李月音直接朝著內殿走去。
“還有那半舊不新的月華裙是什么意思?”嵐蕓越說內心的怒火越大:“現在主子的穿著賢妃也是要插手了?”
“倒不是賢妃要插手我的穿著。”李月音走入內殿,目光在那床榻上停留了一眼,她朝著梳妝臺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