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想到要偷跑去看,我的心就怦怦直跳。
別處嫁女是白天,我們村卻是晚上。
傳說是因為很久以前,我們村的古窯燒不出好瓷器給官府,面臨滅頂之災(zāi)。
村里一個叫胭脂的姑娘自愿祭窯,之后村里就燒制出精美的瓷器,紅如胭脂、白如***,驚艷世人,被稱為胭脂乳瓷或美人瓷。
胭脂姑娘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,村民們尊其為瓷娘娘,被村里世代供奉。
因胭脂姑娘是子時祭的窯,為求得她庇佑,此后村里的女孩們都在子時出嫁,這習(xí)俗一直沿用至今。
按以往的慣例,送嫁是力氣活,要抬轎抬嫁妝。
我爸和我哥都會去,幾乎要耽擱一整夜,那我媽肯定就會在家看著我。
我別無它法,只能等我媽睡著。
沒過一會兒,我媽就來推我的門。
門從里面拴著,她沒推開。
「小雅、小雅……媽頭暈,媽也去睡了。」
我裝作睡沉了,打起呼嚕。
我媽細聽一會兒,笑著嘟囔:「這丫頭,沒心沒肺,睡這么沉。」
隨后,她就回了自己的屋子。
算著時間差不多,我從后窗翻了出去,一路小跑到堂姐家院外藏起來。
這時候,她家院子里燈火通明,全是村里的男人。
堂姐頂著紅蓋頭,被大伯母扶上喜轎。
隨著一聲「起轎」,大紅喜轎被穩(wěn)穩(wěn)抬起。
村長說著吉利話,男人們說說笑笑,緩緩離開了院子。
奇怪的是,為堂姐準備好的嫁妝竟沒人抬,全都留在了院子里。
難道他們都忘記了?
可是,這么多人,不可能全都忘記啊?!
莫非還有別的安排?
我拼命抑制住想要提醒的沖動,悄無聲息地遠遠跟著。
送嫁隊伍提著燈籠、舉著火把,吹吹打打,一路前行。
越走我卻越覺得奇怪,這根本不是出村的路。
我以為的送嫁就是送到村外,城里的姑爺會在那兒接親。
可這走的明明是進山的路。
而這條路只通往一個地方——村里的古瓷窯。
想到那張紙條,我感到一陣毛骨悚然。
難道我們村嫁女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