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柏枝似乎才發現站在一邊被忽略的兒子,“小九啊,你去忙你的吧,媽知道你工作忙,以后呦呦就放著媽給你看著。”
上一世,他就是聽了母親的話把女兒丟給父母看待,每個月回來幾次。長此以久女兒被父母慣壞了,也和他也不親。
十二歲的呦呦摔碎了古董花瓶,汪柏枝卻笑著說是“藝術創作”;十五歲她在拍賣會上用父親信用卡刷走天價跑車,姜昆山只輕飄飄一句“孩子高興就好”。
而當他試圖管教時,母親總用那句“工作忙”將他推開,直到最后,呦呦因金融詐騙被捕時,父母竟用股權贖金為她脫罪,釀成家族***的導火索。
等他想要把女兒帶到自己身邊時,女兒不愿意離開爺爺奶奶,又被二人阻攔了下來。
因自己的寵溺和疏忽,導致女兒在溺愛中走向了毀滅。
如今重生一世,他不會再重復同樣的錯誤。即使面對的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行。
“女兒我會自己撫養。”他目光如炬,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。
汪柏枝一聽就急,“小九啊,你個大男人怎么會照顧孩子,呦呦還是我和你爸爸看著吧,反正我和你爸爸現在也不忙了,我們在你小時候對你缺少照顧,現在有了呦呦……”
“媽,你要是覺得有虧欠就和我爸再生一個,呦呦是我女兒。”姜斯年下頜繃緊,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。
汪柏枝年輕的時候忙于事業,姜家老祖宗怕姜家血脈單薄讓夫妻二人再生一個,可汪柏枝不愿意,她不想被孩子困在家里,所以姜家這一代只有姜斯年一個。
“你這孩子……”汪柏枝眼眶瞬間濕潤,掏出定制的絲綢手帕開始抹眼角,動作熟練得堪比經過專業培訓的演員。
他深知母親這套“情感攻勢”的殺傷力,汪柏枝的眼淚總能在關鍵時刻化作最鋒利的軟刀子。
“媽,這事沒得商量。”姜斯年冷臉道。
“小九,你是不是怪媽媽對你那些年的疏忽……”汪柏枝掩淚抽泣道。
汪柏枝和姜昆山早年都各自打拼事業,對姜斯年忽視陪伴,但又對他要求嚴格。
等兒子真正長大以后卻不愛和父母溝通才發現為時已晚。
姜斯年只感覺頭疼,每到這種時候汪女士都會用這一招,“媽,我不僅不怪你還感謝你。”
“要是你也像對呦呦一樣對我,姜家算是早完蛋了。”姜家到他這一代就直接破產了哪里還有下一代。
說到這,姜斯年又對著姜昆山繼續道。
“爸,我已經向董事會提交了調任報告,等這個項目結束后我會調任到內陸分公司。”
姜昆山金絲眼鏡后的目光愈發銳利:“內陸調任?港區業務發展勢頭強勁,你此時提出這個請求,總得有個能說服董事會的理由。”
汪柏枝望向兒子,語氣中帶著慈愛與疑慮:“小九,呦呦也還小,內陸的氣候和教育資源真能比港區更好?再說了在這里,我和你爸爸看著,對孩子成長更有利。”
姜斯年最忌諱的也正是這一點。
有姜昆山和汪柏枝在,呦呦不被養歪才怪。
上一世,他也是提前發現內陸機遇提前布局,獨自在商業廝殺中拼出一條血路,卻唯獨沒帶呦呦同行。
當他功成名就時,女兒早已被父母寵溺成驕縱跋扈的“港區小霸王”。
他繼續安撫到兩人:“爸、媽,港區確實是家族根基,但產業升級需要新的土壤。”
“你的說的確實不錯。”姜昆山開口,語氣中多了幾分贊揚,他的兒子年紀輕輕就能當上姜家的一把手,在商業晚會上,誰不夸他姜昆山生了個好兒子?
雖然他嘴上說著這孩子不聽話,但姜斯年確是他最為驕傲的存在。
姜昆山凝視iPad流轉的數據星河,眼底漸漸浮現出欣慰的光芒,骨節分明的手指拂過那些代表新興產業的光點,最終停在兒子挺拔的身影前。
“你的眼界,確實比爸爸當年要更為開闊。”姜昆山聲音里帶著掩不住的驕傲,眼角細紋舒展開來。
姜昆山望著玻璃上兒子與孫女的倒影,忽然想起十五年前那個雪夜——十歲的姜斯年獨自在書房復盤原油期貨走勢的模樣,與此刻從容布局全球產業的身影完美重疊。
汪柏枝剛要開口,姜昆山抬手制止,他最后拍板道:“調任申請我會親自提交董事會。”他忽然輕笑,“反正那群老家伙反對也沒用,去年你收購德國那家精密儀器廠的時候,他們就該明白我兒做事一向穩妥。但呦呦還是留著———”姜昆山在妻子的暗示下又補充了一句。
“呦呦已經沒了母親,我不想呦呦的成長過程缺少父親的陪伴。”姜斯年說這話的時候,聲音帶著幾分壓抑,一向驕傲高冷的兒子此刻似乎也成了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人。
管家遞上收到的調查報告,姜斯年只是隨手扔進碎紙機。紙張被絞碎的聲音里,他望著呦呦熟睡的小臉,和眾人隨口道:"不用再查了,呦呦沒有母親,她是我的孩子就夠了。”
至于孩子的親生母親,她從未愛過這個孩子——懷孕期間,她的銀行流水全是賭場轉賬記錄,甚至沒有一筆是產檢費用。她選擇生下呦呦,不是因為愛,而是因為籌碼。一個活生生的孩子,比B超單更有說服力,更能勒索姜家。
這一句話點醒了二人,汪柏枝拿起手帕站到一邊抹淚,她真是一個壞媽媽,壞奶奶。讓自己的兒子從小沒有母親陪伴,又讓自己的孫女從小離開爸爸。
姜岳山伸手想摸孫女的發頂,又在半空停住,轉而拍了拍兒子肩膀——這個在金融風暴中都沒低過頭的商業巨擘,此刻語氣竟帶著幾分討價還價的意味:“但呦呦每周得和我們視頻三次,每次不少于半小時。一個月得至少見上兩面。”
姜斯年揉了揉眉心,看著父母亮起來的眼神,無奈地嘆了口氣:“知道了。”
他轉頭對管家吩咐:“陳叔,去買幾套《好爺爺好奶奶必修課》、《隔代教育的邊界》、《寵愛與溺愛的區別》回來。”頓了頓,又補充道:“要帶課后習題和答案卷的那種。”
———如果不及格的話,還是不要見呦呦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