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諸葛大人,莫要以為天下只有你一個能人。”
女帝看了我的辭呈,十分的不滿。
“離了你,有伍愛卿等人的輔佐,大楚照樣能長盛不衰!”
“諸葛大人,即便不能做丞相,你依舊是大楚的將軍,可以為大楚出一份力,何必辭官歸隱?”
“先帝重托與你,你卻與一位才華橫溢的狀元搶功,不甘心居于人后,憤而辭官,你對得起先帝嗎?”
百官得知了我辭官歸隱的消息,當(dāng)著我的面指責(zé)我。
女帝臉色冰冷,“做不了丞相,便要辭官,朕準(zhǔn)了!就當(dāng)父皇看錯了人!”
“有伍愛卿帶領(lǐng)諸位輔佐朕,朕必能將大楚治理的井井有條,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”
朝堂里的消息傳出去,百姓知道以后,紛紛搖頭,對我嗤之以鼻。
“沒想到諸葛丞相,竟然是這種小人!”
“我們被蒙蔽了好幾年,幸好有狀元郎伍子蘭,揭穿了諸葛丞相的小人嘴臉!”
“今后有伍子蘭丞相,我們終于可以過上好日子啦!”
“呸!諸葛村夫!”
我離開都城時,百姓敲鑼打鼓慶祝。
想起三個月前,我出征南蠻歸來,百官相迎,女帝出城十里,百姓夾道歡迎。
現(xiàn)在辭官歸隱,只有一個車夫,一個書童。
何其悲涼!
“諸葛兄,你腹有經(jīng)綸,帶兵可運(yùn)籌帷帳,入朝能安邦定國,何必拘泥于一己之私?我愿上書,懇請陛下將丞相之職一分為二,與諸葛兄共同輔政,治理楚國。”
伍子蘭這時,卻在城門口,挽留我。
我冷笑,頭也不回的走了。
一路上,不時的有人監(jiān)視我。
為了讓女帝安心,我朝遠(yuǎn)離其他諸國的方向看,一路向南,直到海邊,找了一個有幾十戶人家的村莊隱居。
搭起茅舍,每日開墾荒田,教授孩童識字,教授農(nóng)時,指導(dǎo)老翁煮鹽釀酒,自給自足,怡然自樂。
過了三月,捷報傳回。
大楚將士在伍子蘭的帶領(lǐng)下,上下用命,以圍秦救趙和添兵減灶之計,大敗秦軍主力,亂箭射死秦軍主將。
伍子蘭不僅繼承了我的丞相和中軍將之職,還被封為柱國,一字并肩王。
聲名遠(yuǎn)播,聞達(dá)于諸侯。
世人只知大楚丞相伍子蘭,再無諸葛丞相。
我安于田園,內(nèi)心漸漸歸于平靜,不再關(guān)注朝臣上的消息。
朝廷見我頹廢至此,連監(jiān)視的人都省了。
半年之后,傍晚時分。
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”
我背著鋤頭,回到自己的茅舍,堂屋里躺著一塊巴掌大小的竹牌。
上面寫著十六個小篆:“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天命所歸,順其自然。”
我一眼就認(rèn)出了,這是師父的字跡。
我二十歲時,先帝三顧茅廬,請我出山,我與師父拜別,從此再未見面。
他老人家在云游之際,突然給我留字,想必有大事發(fā)生。
果然,我剛收起竹牌,大楚的使者便到了。
我也再次聽到了關(guān)于楚國的局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