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貪如貔貅,只吞不出,生財有道。他,威如狻猊,招賢納士,寬和待人。他,猛如睚眥,手舞雙錘,好勇擅斗。他猶豫了,是當一泛舟湖中的煙波釣叟;還是成一方諸侯,清君側,匡扶漢室?
當然了,這難不倒林傾華,因為隨處可見薺菜、蕹菜、青香莧等,在林傾華的烹制下,一碟碟精美青翠的爽口佳肴,很快便做好了。
陳籬夾起了一塊油香四溢的瘦肉,便往嘴巴里送去,大口大口地咀嚼,贊不絕口:“嗯,好燙,好吃……”
陳夫人笑道:“陳籬,你小心一點,別噎著了呢。”
“沒事,沒事……”
陳夫人年紀有五旬了,頭發花白,容貌和陳籬有七分相似。
陳夫人目中對林傾華也是有關懷之色,道:“傾華,你也累了,這些日子都辛苦你!”
這大半年來,田地中的農活,都幾乎是讓林傾華給一手包辦,兩母女的小日子,過得還算舒適、滋潤。
說來也奇怪,林傾華穿越以后,只感覺到身體素質極強,可以用力大如牛一詞去形容。
他有了這么一具強悍的肉身,也正好可以回饋這一對母女。
日出而作,他是不遺余力地去去田中耕作;日落而息,他也順便親自下廚,給母女倆做上一頓美味爽口的飯菜。
簡直就是一個好男人!
陳夫人和陳籬發現,自從陳安傷后清醒以后,就判若兩人了,不但身體強悍,而且他做的飯菜,都及得上城里客棧那些頂級的師傅。
她們均在想,難道是摔了一下,讓陳安給開竅了?
林傾華實在太能干了,陳夫人始終擔心把林傾華給累著了,所以總希望自己為他分擔一下,但均是被林傾華給婉拒。
沒法子嘛,林傾華現在體能極好,那就交給他吧。
就在他們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,門口外不斷傳來了急促的鑼聲。
有人在外邊高聲喊道:“里宰大人,讓大家迅速在村口聚集,有大事商議!”
里宰,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村長,算是當時村子里頭的行政長官。
林傾華心道:長官連夜,讓我們集中,恐怕村中有大事發生。
陳籬嘟著小粉嘴,道:“可惡啊,還讓不讓人家吃飯啊?”
妹子在嬌嗔,但燭火之下的模樣,非常地嬌俏可愛。
陳夫人從位置上站起來,道:“你們在田園里辛苦了,等我過去瞧瞧發生什么情況吧,我回來再和你們說。”
陳籬急忙搖頭道:“不要,母親,雨后路滑,而且天色已晚,你的眼睛看不清楚東西,還是我去吧。”
陳夫人搖頭道:“陳籬,你還是別出去拋頭露臉了。”
林傾華也跟著點了點頭。
時局混亂,許多北人受到戰火荼毒,不得不南遷,賊人多如牛毛,奸淫擄掠,時不時地發生。
更何況陳籬這么一個明眸善睞、眉目清秀的小妹妹。
世人盡道,江東大小喬,俱有沉魚落雁,閉月羞花的姿色,但林傾華從來不曾見,覺得傳言,興許是夸夸其談。
陳籬妹子的身段不曾長開,而且穿著簡樸,沒有化妝,但林傾華相信,女大十八變,也許再過得一年半載,妹子必然會成了顛倒眾生的尤物。
正是因為這樣,陳夫人才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女兒拋頭露臉。
林傾華將飯碗放在桌面上,笑道:“那好吧,我去吧。”
“傾華,你累了。”
事實上,楊老夫人生怕這般“奴役”林傾華,會把他累著呢。
不過林傾華微微一笑:“村口離這里沒有幾步,我去去就回。”
村口的曬谷場處,火光之下,三五成群,集攏了許多農夫。
一個亭長服飾的大漢,高聲喊道:“黃巾余孽,在東方村肆虐,我希望村內的壯丁,可以隨我,前往抵敵。”
“黃巾余孽?”
林傾華倒是一愣!
東漢時候,國勢疲弱,走投無路的百姓們,被逼揭竿起義。在張角兄弟的帶領下,他們頭縛黃巾,對于當時腐朽的官僚統治者進行沖擊,意在推翻漢室統治。
為了鎮壓黃巾賊黨,各地擁兵自重,軍閥割據的亂象隨之而起,算是揭開三國序幕。
張角病死以后,黃巾賊黨很快便被朝廷的軍隊成功鎮壓!
這一場大起義失敗后,幾十萬的黃巾***,很快便被解散了,怎么此時還存在著黃巾賊?
不過林傾華很快便想得通了,也許百足之蟲,死而不僵,他們散兵游勇,余孽尚在。
就像是普通的流寇馬賊,故意打著黃巾賊的名頭當幌子,只為洗劫百姓的財物而已。
有一個男人道:“然而我們都是手無寸鐵的弱者,抵得過這些黃巾賊么?”
一婦女跟著起哄:“對啊,連年對外用兵,我家男兒都奔赴前線,家里的莊稼無人看管,恕我不能參與剿賊了!”
“我也是,家里只有我一人忙里忙外的,很累了。”
“……”
林傾華心知肚明,大伙們都有厭戰的情緒了,此時豐收時節,誰不想待在家中,抱著妻兒暖坑頭……
也許鄉民反對聲音,越來越大了,那一位亭長無法得到有力的支持,頓時蔫巴了。
亭長總不能抽出佩刀來,恐嚇鄉親們,強征他們前行剿賊!
然而人群中,一個男子吼道:“賊人都欺負上門了,大伙還如此畏首畏尾?黃巾余孽,不足為患,我去去就來,將他們給剿滅!”
眾人都是看了過去,林傾華也是認得他,這是嗇夫之子,衛煌滅,年紀十七八歲,眉毛淡淡,白面無須,身長八尺,體格熊健。
這時候,衛煌滅身邊另一男子,也是挺身而出,道:“我也愿往!”
林傾華也認得他,喚作石創。
石創和衛煌滅年歲相仿,但他的膚色比較黝黑,燕頜環眼,右邊眉毛有一塊尾指大小的刀疤,長相兇狠很多。
兩人為了參軍,以立功名,每一天可以說是聞雞起舞讀兵書,苦練武藝。
衛煌滅和石創漸覺藝成,眼見有山賊擾民,試問他們怎么可能會袖手旁觀呢?
亭長素知兩人勇猛,喜道:“嗯,有你們兩位生力軍參與,擒住賊首,我一定表奏上級,為你們邀功!”
重賞之下,必有勇夫,在亭長的吹捧下,又是有幾個年輕人,愿意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去。